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管道的抗震支架通常通过管夹来固定管道,管夹尺寸固定,只能适用一种尺寸的管道,抗震支架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性较高的抗震支架。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震支架,包括:
支撑架;
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用于限定管道;
两个竖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侧,所述竖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铰接,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固定结构固定;以及
两个斜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侧,所述斜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铰接,另一端用于与外部固定结构固定;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环状本体以及绕所述环状本体的轴线分布的至少三个限位组件,所述环状本体包括相互配合的下套和上套,所述上套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下套的第一端,所述上套的第二端通过紧固件与下套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套和下套的侧壁均具有贯穿孔,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滑动杆,滑动设置在所述贯穿孔上,滑动杆的第一端伸向环状本体的中部;
弧形支撑块,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动杆的第一端,用于与管道的外侧壁贴靠;
复位弹簧,外套在所述滑动杆上,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环状本体的内侧壁抵靠,另一端与滑动杆配合,用于推动滑动杆向环状本体中部移动。
外部固定结构可以为墙顶、墙面等结构。通过两个竖架和两个斜架,能够可靠的将支撑架固定在外部固定结构上。固定装置的各弧形支撑块相互配合,能够压紧管道的外侧壁,从而可靠限定管道;通过复位弹簧和滑动杆的配合,弧形支撑块能够沿径向移动,从而可以适配多种不同尺寸的管道。
实际运用时,可以将弧形支撑块更换为板状的支撑块,此时多个支撑块相互配合能够使限位组件与非圆形的管道配合,比如方形管、矩形管等。
本申请下套或上套的内侧壁即是环状本体的内侧壁。
可选的,所述滑动杆的第二端设置有防脱部,所述防脱部用于防止滑动杆脱离贯穿孔。
可选的,所述贯穿孔为沉头孔,沉头孔包括大径部和小径部,所述滑动杆与小径部滑动配合,所述防脱部与大径部配合。
可选的,所述滑动杆靠近滑动杆的第一端的外侧壁上具有锥状部,所述锥状部与所述弧形支撑块配合,用于限定弧形支撑块的转动角度;所述锥状部的小径端与所述复位弹簧配合。
弧形支撑块转动安装在滑动杆上,使得限位组件的适配性更强,为了防止弧形支撑块转动角度过大影响使用体验,通过设置锥状部能够可靠的对弧形支撑块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定,且锥状部的小径端与所述复位弹簧配合,这样设置能够自定位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受力更好。
可选的,所述弧形支撑块与管道配合的一面安装有柔性垫。通过设置柔性垫能够防止损伤管道的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弧形支撑块与管道配合的一面具有凹凸结构。通过设置凹凸结构能够增加摩擦力。
可选的,所述下套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下套的第二端的侧壁具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上套的第二端具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具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紧固件螺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上,当上套关闭时,上套的第二端与下套的第二端相抵,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相对应。
当上套关闭时,通过旋转紧固件能够使紧固件进入第一螺纹孔中,从而使上套和下套固定住。
可选的,所述紧固件为蝶形螺栓。
可选的,其中一个竖架具有供上套翻转打开的避让凹口。
可选的,所述竖架和斜架通过膨胀螺钉固定在外部的固定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竖架和两个斜架,能够可靠的将支撑架固定在外部固定结构上。固定装置的各弧形支撑块相互配合,能够压紧管道的外侧壁,从而可靠限定管道;通过复位弹簧和滑动杆的配合,弧形支撑块能够沿径向移动,从而可以适配多种不同尺寸的管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抗震支架的示意图;
图2是固定装置(省略3个限位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支撑架;2、固定装置;3、竖架;4、斜架;5、环状本体;6、限位组件;7、下套;8、上套;9、贯穿孔;10、滑动杆;11、弧形支撑块;12、复位弹簧;13、锥状部;14、大径部;15、小径部;16、防脱部;17、限位块;18、紧固件;19、第一螺纹孔;20、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图1、2和3所示,一种抗震支架,包括:
支撑架1;
固定装置2,安装在支撑架1上,用于限定管道;
两个竖架3,分别设置在支撑架1的两侧,竖架3的一端与支撑架1铰接,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固定结构固定;以及
两个斜架4,分别设置在支撑架1的两侧,斜架4的一端与支撑架1铰接,另一端用于与外部固定结构固定;
固定装置2包括环状本体5以及绕环状本体5的轴线分布的至少三个限位组件6,环状本体5包括相互配合的下套7和上套8,上套8的第一端铰接在下套7的第一端,上套8的第二端通过紧固件18与下套7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上套8和下套7的侧壁均具有贯穿孔9,限位组件6包括:
滑动杆10,滑动设置在贯穿孔9上,滑动杆10的第一端伸向环状本体5的中部;
弧形支撑块11,转动安装在滑动杆10的第一端,用于与管道的外侧壁贴靠;
复位弹簧12,外套在滑动杆10上,复位弹簧12的一端与环状本体5的内侧壁抵靠,另一端与滑动杆10配合,用于推动滑动杆10向环状本体5中部移动。
外部固定结构可以为墙顶、墙面等结构。通过两个竖架3和两个斜架4,能够可靠的将支撑架1固定在外部固定结构上。固定装置2的各弧形支撑块11相互配合,能够压紧管道的外侧壁,从而可靠限定管道;通过复位弹簧12和滑动杆10的配合,弧形支撑块11能够沿径向移动,从而可以适配多种不同尺寸的管道。
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弧形支撑块11更换为板状的支撑块,此时多个支撑块相互配合能够使限位组件6与非圆形的管道配合,比如方形管、矩形管等。
本申请下套7或上套8的内侧壁即是环状本体5的内侧壁。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6有四个,上套8和下套7分别设置有两个,且四个限位组件6绕环状本体5的轴线均匀分布。
如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滑动杆10的第二端设置有防脱部16,防脱部16用于防止滑动杆10脱离贯穿孔9。
如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贯穿孔9为沉头孔,沉头孔包括大径部14和小径部15,滑动杆10与小径部15滑动配合,防脱部16与大径部14配合。
如图2和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滑动杆10靠近滑动杆10的第一端的外侧壁上具有锥状部13,锥状部13与弧形支撑块11配合,用于限定弧形支撑块11的转动角度;锥状部13的小径端与复位弹簧12配合。
弧形支撑块11转动安装在滑动杆10上,使得限位组件6的适配性更强,为了防止弧形支撑块11转动角度过大影响使用体验,通过设置锥状部13能够可靠的对弧形支撑块11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定,且锥状部13的小径端与复位弹簧12配合,这样设置能够自定位复位弹簧12,复位弹簧12受力更好。
于其他实施例中,弧形支撑块11与管道配合的一面安装有柔性垫。通过设置柔性垫能够防止损伤管道的外表面
于其他实施例中,弧形支撑块11与管道配合的一面具有凹凸结构。通过设置凹凸结构能够增加摩擦力。
如图1和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下套7固定在支撑架1上,下套7的第二端的侧壁具有第一螺纹孔19,上套8的第二端具有限位块17,限位块17上具有第二螺纹孔20,紧固件18螺接在第二螺纹孔20上,当上套8关闭时,上套8的第二端与下套7的第二端相抵,第一螺纹孔19与第二螺纹孔20相对应。
当上套8关闭时,通过旋转紧固件18能够使紧固件18进入第一螺纹孔19中,从而使上套8和下套7固定住。
为了方便操作,实际运用时,优选的,紧固件18为蝶形螺栓。
为了防止干涉,实际运用时,其中一个竖架3具有供上套8翻转打开的避让凹口。
实际运用时,竖架3和斜架4通过膨胀螺钉固定在外部的固定结构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