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部 刘思林)5月19日,以“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为主题的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下简称“军博馆”)正式启动!5月16日—19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等支持下,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广电总局、网信办、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中科协与天津市政府,在天津市共同举办了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
中建地下空间公司在综合管廊运维业务上自主研发的两大核心利器——综合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综合管廊智慧运营管理平台集中亮相本次全国科技活动周国家科技创新成果展览和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在世界智能大会上,中建第五季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理念、综合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综合管廊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吸引众多政府官员、企业精英、市民代表关注!闭幕会前,在天津市政府相关领导的见证下,中建地下空间公司与华录集团、360等企业一起,与天津市住建委签订意向框架协议。
两场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国建筑在国内管廊运营领域领先的科技水平和解决方案,“中国建筑”和“中建地下”品牌再次唱响全国。
▲视频《中建地下空间公司的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时间》
▲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
▲在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公司开展了系列的宣传推介对接活动,提升企业形象,推动业务开展。
管廊运维高人——综合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
“大家看到的在轨道上运行的机器人,就是中建地下空间公司自主研发的综合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我们针对目前国内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里程日益增加,以及所衍生出来的巡检智能化、巡检无人化、巡检数据的大数据分析等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开发,使它可以代替人工完成复杂的综合管廊巡检工作。”在“科技创新重大成就”展厅内,综合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吸引了很多粉丝前来围观。公司有关人员向参观者介绍:它不同于常规形式的巡检机器人,采用模块化、挂轨式设计,主视体积更小,速度更快,解决了以往轮式机器人跨越防火门的难题。创新使用了综合管廊智能巡检图像处理、智能机器人自主充电、智能机器人定位导航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综合管廊日常巡检无人化、智能化。
综合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由动力舱、执行舱、控制舱、能源舱四个舱室组成,具有快速全面、结构灵活、定位精确、维修方便等特点。采用挂轨式设计,有更灵活的活动空间,实现最高5米每秒的运行速度和误差小于2mm的定位精度;全自动插头实现了机器人的自动充电;机器人还搭载有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大数据联动,能够识别多种图像、气体,实时对管廊的温湿度、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入侵、设备异常、管廊异常分析预警,同时机器人巡检也克服了人工巡检风险高、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此外,模块化的设计使其结构灵活、维修方便,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增加或减少巡检功能,是真正的“全能”管廊卫士。
管廊运维全能管家——综合管廊智慧运营管理平台
由中建地下空间公司依据国家及相关行业标准,结合实际需求自主研发的综合管廊智慧运营管理平台也同时亮相了本次展览活动。平台运用云计算、物联网、GIS、BIM、大数据等技术,全面整合了监控报警系统、物业OA系统及大数据系统,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管理流程的深度融合,此外,平台采用模块化定制开发,建设“综合化、标准化、智能化、规范化”的综合管廊管理平台,实现对管廊的集中管理和统一控制,全面提升综合管廊管理水平,实现管廊运营的信息化发展。目前该平台已服务于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等多个管廊项目。
作为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六大聚焦业务之一,近年来,中建地下空间公司对综合管廊智慧运营的研究不断深入,研发的“综合管廊智慧化运营管理成套技术”被授予“2018年(首届)中国管廊建设十大创新技术”,公司同时也是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综合管廊建设及地下空间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与行业领先单位展开广泛合作。
已经“成年”的全国科技活动周从2001年起已连续举办十九届,是我国公众参与度高、在国内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品牌。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由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共同举办,旨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引领支撑作用。